close

好像泰國有部電視劇叫這個名字的,不過忽略~~~

總之,今天的主題不是泰國。最近外資銀行們又開始了新一波裁員,去去留留,幾家歡喜幾家愁,一時得失,又焉知非福。

聽說了我們公司的內部政策是,兩年後如果你不走人,管理層們就開始問了,你長期怎麼打算的啊,然後,資歷深一點的逼去買方,資歷淺一點的(比如我)逼去讀mba(如果幫我出錢也就算了,關鍵得我自己掏錢lol),其中的一個考慮是,我等繼續呆下去,成本必然是越來越高,逼走一個再重新請一個,成本就刷的往下降了一點,而且反正,做的事情也不是要個兩三年才學會的。

今年三月(還是四月?)Z走的時候,我挺傷心的,當時是我第一次開始思考做著這樣工作的我們,價值究竟是怎樣被衡量的。

的確,在公司看來,我們不是不可替代的,我們沒有像老闆們在行業里工作的經驗,不知道晶圓是怎麼製造出來的,不知道貸款的批核程序是怎樣的,就算我的會計金融基礎再扎實,兩年後,叫個跟我當年一樣剛畢業的大學生,稍微介紹下幾個數據庫怎麼用的,常用的文件是哪些怎麼做出來的,三個月半年,也就上手了。

這裡不是中資機構,不會因為你在這混了個眼熟就給你發永續年金,也不會因為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就給你發個勞模奬章。

甚至不是你自己的問題,只是因為和老闆的工作方式不一樣有些不和,就捨魚而取熊掌者也,也不是甚麼說不通的問題,更關鍵在他們看來我們還不到“魚”的水準呢。

歸根結底,我們——在管理層看來並不能創造收入,而只佔損益表裡的費用一項,從全公司利益出發,當然是費用越低越好了,特別在目前環境下我們的收入也不甚樂觀。

我们的工作,是衡量公司價值的,以此推斷目前的股價是否高估/低估。

我們公司的估值哲學是基於格雷厄姆那一套,也就是巴菲特那一套,看基本面。

一開始,我總是非常情緒化地喜歡基本面好的公司,覺得基本面不好就是垃圾,本小姐真的不是理科生的思維。。。後來我慢慢領悟了,也開始非常認同早在大四就學過的理論——好的公司不等於好的股票,壞的公司也不等於壞的股票。

公司再好,那價格已經飆上天了,就不再是好的股票。公司再差,那價格已經比清算價還低了,也不愧為好的投資。

更有意思的關鍵是,在這裡,價值的對錯不取決於公司,更不取決於我們“偉大的“分析師,只取決於由無數個買方/賣方組成的交易市場。

比如我的一個組看的某只股票,我真是不得不佩服那公司的確是個蒸不爛,煮不熟,錘不扁,炒不爆,響當當一粒銅豌豆,從去年年底分析師們就一片叫衰,叫到今年冷不丁的發現還真是被它給咸魚翻身了,然後又開始一片叫好。

而且就在它最衰的時候,價格也從未低到我們給的目標價,因為它的投資者很多是散戶,作為非專業投資者的普通老百姓,在市場淒淒慘慘戚戚的時候能做甚麼,還是相信曾經的股王,放著唄。

所以有的時候,股票研究並非科學,還是含有不少人性的。

前幾天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,說的是公司員工價值的問題。

所謂好的,能創造很多收入的員工,要請他來也不下於一筆天價,於是成本就上去了,到底能不能創造那麼多的收入,跟平台和經濟環境也大有關係。那麼,退而求其次,請個便宜一點的,市場認可度沒有那麼高的,到頭來發現其實也還okay。但可能做著做著他的市場認可度提升了,價值被抬高,可能被挖走了,但是,你已經先利用了他被”低估“的那個階段,用較少的成本獲取了較高的收益,再請他的人,花的可能就是跟他的價值差不多的錢,一句話,沒賺了。

所以,那篇文章提倡公司內部培訓提升自己的員工,而非靠到處”挖人“。當時看完,會心一笑的同時,也不免覺得有些可悲。

在這個市場上,員工跟股票差不多,都是以價值-價格來衡量的。

因為有價格,流動性也大。

比如我就常常聽同事說:我做著跟投行差不多的事,工作時間沒有短多少,那憑甚麼我拿的錢比人家少?

市場一好轉,可以想象新一輪”主動性”流動又會波濤洶湧。

工作辛苦,那麼我要甚麼,要回報,更要增值的空間,因為這是生存下來的唯一標準,有時,人的價值標籤里人性的成分,甚至還沒有股票多呢。

在表面光鮮亮麗的金融機構里,有時我不得不承認在用人的智慧上還不如corporate,是文化約束力有限,還是同質性實在太高?曾經拜訪過新加坡的一家銀行,他們笑著說chairman公開說只招二等人才,當時他們自嘲所以他們都是二等人才了,但現在想來,覺得那老先生的確是有些智慧的,又不是摩根匯豐花旗,真需要那些眼冒綠光的banker嗎?

再想想我們,恐怕是華爾街上數一數二picky的公司了吧,senior associate只招美國top 10的mba,但這樣的高標準真的是合理的嗎?

有一天換個角度想,我們的優越感是建立在龐大的成本結構上的,是不是有些可怕?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女人 2030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